今年以来,央行,银监会等监管部门频频出台针对性措施,督促银行,保险机构切实提高普惠金融的服务效率,为小微企业排忧解难日前,银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上半年,银行业在协助小微企业融资方面取得较大成绩,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快速增加,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
保险业帮助小微企业融资有两个工具,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保险业也将这两类保险称为信用保险业务,其功能是为企业或个人增信
从今年以来信用保险业务发展情况来看,据银监会数据,前5个月,保障型保险保费收入213亿元,同比微增1.5%虽然监管并未披露信用保险的最新保费数据,但在过去几年中,保证保险在信用保险业务中占比较高,对信用保险业务的整体增速产生了重大影响据业内人士预计,今年以来信用保险业务整体增速较低,未能充分发挥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主体的增信功能
这背后的原因有三:一是2019年以来,部分保险公司承保的P2P履约保证保险出现巨额亏损,个别公司被拖入连年亏损的泥潭在这样的背景下,近两年行业对这项业务更加谨慎,二是近两年来,银监会对该业务的监管趋严,第三,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借贷市场需求端信用状况下降,信贷和保险业务综合成本率上升,保险公司积极收缩这一业务
进一步分析,以上三个原因都指向一个问题:就是行业对这项业务的风险控制存在短板因为这个问题没有解决,信用保险业务两次陷入同一个坑:一次是2004年前后承保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时出现亏损,另一次是2019年前后承保贷款保证保险亏损
企业重蹈覆辙也与该业务的特殊风险属性有关融资和信用担保业务的风险特征不同于传统的重疾,长寿等风险,而类似于担保业务,这就导致了一个承保悖论:大数定律失效一般来说,保险的底层管理原则是大数定律在风险率一定的情况下,承保人越多,保险公司的风险越小但信用保险业务恰恰相反
保险业务的这种特殊风险特征不仅影响了保险公司的利润表,也削弱了他们对这项业务的信心也让一些保险公司开始质疑开展这项业务的必要性,甚至有保险公司高管预测,行业可能需要几年时间才能重拾信心
笔者认为,保险公司作为经营风险的商业机构,在某一险种出现亏损时,重新审视其实质风险特征无可厚非,但不必过度悲观一方面,信用保险业务的市场需求并未消失,小微企业通过保险增信的需求迫切,另一方面,个别保险公司最近几年来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信用保险业务的保费规模已在各类财产险中排名第二,第三
基于此,保险公司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弥补风险控制的短板,既能促进保险为小微企业提供普惠金融服务,又能拉动财产保险业的增长。
第一,充分识别风险,科学定价这就要求保险公司充分考虑这一业务的价值和风险规模,特别是要纳入宏观经济走势和政策风险,重点防范同质风险的集中爆发在此基础上,要进行科学定价,目标是保险既能服务小微企业等主体,又能实现持续盈利
其次,建立全过程风险控制体系在之前的失败案例中,保险公司的风控和贷后追偿主要依靠贷款平台,缺乏自主风控,往往处于被动鉴于此,保险公司应建立投保前,投保中,投保后的全流程风险控制体系
第三,加强科技手段的应用目前,个别保险公司已经进行了成功的尝试,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构建量化管理模型,将区块链等技术应用于信贷审核,客户画像,追偿等业务流程,大大提高了风险控制能力
有保险高管估计,最早在2020年,信保业务的信贷规模已经超过1万亿元我相信,弥补了风控短板后的信保业务,在帮助小微企业融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方面,还是大有可为的
一直以来,田林县总工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践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全心全意服务群众的基本职责,始终把广大职工最关心,最操心的事放在心上
最近几天,百色市总工会已获批申请庆祝自治县成立十周年,享受自治县待遇十周年资金补助,自治区总工会已将100万元建设资金全部拨付凌云县,隆林自
感谢航空先生和本站的朋友zqz的线索传递! 会议强调,C919六架试验飞机完成全部试飞,标志着C919取证工作正式进入收尾阶段,开始全力收
珠海中富这两天挺热闹的7月20日晚间,公司披露,股东陕西新丝路企业1号投资合伙企业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进行董事会换届选举,并提名多名董事候选
社保业务全部在一个窗口办,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太方便了,不用转来转去!最近几天,安徽省铜陵永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财务人员宣女士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办
新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江苏中力集团有限公司两家子公司股权一事有了新进展新亚电子最近几天披露了这一重大资产购买预案,将以5.55亿元收购中利
今天,联想宣布ThinkBookPlus17将于7月25日上市,国行价格尚未公布。 本站报道称,今年早些时候,联想发布了这款ThinkBo
日前,《日经亚洲评论》报道称,中国大陆和台湾省的主要显示器制造商正在进入芯片封装业务,以保护自己免受疫情后消费电子产品需求放缓的影响。 据
为深入贯彻落实江西省第十五次党代会,2022文化强省建设推进会和江西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精神,最近几天,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南昌召开专家座谈会
国家医保局医疗服务管理司相关负责人23日介绍,到2022年底,全国所有省份将完成地方补充药品消化,实现全国医保药品范围基本统一。 该负责人
先驱网--综合性的生活资讯平台
邮箱:hchchc0324@163.com